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在机关单位改革公务员现行工资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为适应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宏观上注重公平,微观上体现激励,关系合理,秩序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新工资制度的建立,增加了干部职工的收入,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结合我市实际,工资制度改革后,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突出问题。
(一)公务员工资政策不易掌握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与1993年工资制度相比,虽然简化了工资结构(职务工资实行一职一薪),建立了按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新的工资管理体制,而且新的公务员工资套改表比过去的套改表划分更加详细,有的即使同样的任职时间差一年工龄也会相差一个级别档次,使得每个人的工资都不相同;另外新的工资制度虽然仍然实行两年一档五年一级(93年工改三年考核优秀也可进一个级别),但和93年工资制度相比却是两回事,很多人对此容易造成混淆,还有些人对滚动晋级如何晋升、为何晋升、怎样晋升分不清、理解不了,这些种种客观因素都加大了工资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工资审批工作量。
(二)工资管理人员岗位变动频繁,工资业务不精通
近年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直接让新公开考选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负责本单位工资管理工作。工资管理人员逐渐年轻化是好事,年轻人有活力、学知识快,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工作业务性较强,是一项需长期实践积累才能熟练掌握的工作,几十年前的政策在日常工资处理中都能用到。这部分人员缺少传、帮、带这一必要的过渡环节,如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仅靠其单位老同志简单传教,很难掌握工资业务,严重影响了我市工资管理工作,全市这样的单位约占1/10。
此外有的单位工资管理人员岗位变化比较频繁,相关工资业务无法在短期内交接,造成过渡环节的缺失。这些现实状况,导致工资管理人员由于不熟悉工资政策,在办理本单位职工工资时容易出现办理不及时和错报漏报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轻则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重则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全市有近1/5的工作人员从事工资工作不足一年。此外,工资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钻研工资业务,导致了对政策不熟悉,业务不过硬。
(三)单位工资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有的单位工资管理人员认为工资工作枯燥无味繁琐并且很累人,“干好了应该干、干不好受埋怨、责任重大”,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因此,在思想上消极对待,在行动上推着干。每当来办理工资业务时,不是忘了带相关证书等材料就是错填相关信息,加之由于不熟悉业务和办事程序往往要跑很多冤枉路,工资审批人员如果把关不严或一时疏忽,就有可能出现差错,严重影响了工资审批质量和工作效率。此外,有些单位的领导对工资工作不够重视,在更换工作人员时随意性较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工资管理工作。
(四)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现行的工资管理方式虽是软件管理,但仍然是手工审批,即由工资审批人员按照软件里个人基本信息,根据相关工资政策,逐项核查工资表上的信息,工作量大,重复性操作较多,耗费时间过长。
二、对策与建议
(一)工资管理应建立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工资审批过程中,对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资管理人员,首先进行劝说,对劝说不听的,工资科会将个人表现情况按程序告知单位,由单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从而促使工资管理人员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工资材料资料保管制度。由于工资业务具有政策上的连续性和工资标准上的一致性等特点,因此应保存好各个时期的工资资料,将各个时期出台的有关工资文件、政策规定以及工资审批批复等原始记录及时归档,以便为今后的工资变动提供依据。
(二)工资管理人员应强化二种意识
一是强化学习意识。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各单位工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2020年底前将进行一次全市工资业务培训,今后我们会每隔2年举行一次工资业务培训,统一认真学习有关工资方面的文件、政策,不断学习上级新政策精神。在工资业务的学习上要重点学会并掌握工资正常晋升、职务变动、学历变动、岗位变动以及工资套改等的处理方法,提高工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工资管理工作直接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特别是工资管理人员岗位发生变动时,要做好传、帮、带的交接工作。
(三)建立业务交流群,让工资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科学化
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万余人,将日常工资审批业务全部建立在日常交流学习上,无疑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更好的让工资管理工作科学化,我们利用微信建立了“青州市业务学习群”。采取“单位+姓名”的实名制模式,各机关事业单位负责工资福利工作的人员加入该群。群内所有发言限定在学习交流方面,群内成员对疑难问题及有关建议都可通过群开展讨论、深刻分析,集思广益,交流工作经验。
一是通过微信群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了各单位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工资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午休、下班的时候,大家可以在群里互相讨论工作,节假日的时候连绵不断的祝福,使得本来略显枯燥的工资福利工作变得更加有趣、丰富。
二是方便快捷,以前遇到不明白问题,大都是打电话咨询工资科工作人员,现在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在线提问、交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三是节约资源和成本,减少单位人力、财力的支出,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以前同样的问题各单位要打好几十个电话咨询,现在只需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所有单位都能收到,不仅可以减少本单位办公经费的支出,而且通过群内咨询、解答问题同样减少其他单位的办公费支出,此外有的事项可以网上解决的,在群里解决,这样又可以节省下来回奔波的油费,减少单位交通费支出。
四是有利于新生力量业务水平的提高。刚从事工资业务的同志,自己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在群里请教,工资科或群里业务熟的同志回答后,可以很好的起到在线传、帮、带的作用,有利于我市工资业务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