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大学生就业 改变心态也能少些烦恼

职场观察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3-05-24 20:56 {{clickNum}}

    大学生就业,这些年来已被国家列为就业的“重中之重”,但政府也不能“计划”出那么多“白领”岗位,虽然政府可以规划出公务员岗位,不过公务员太多纳税人会不满意。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国内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实际上,高校的发展似乎是当产业去经营了,各类高校不仅数量急速增长,也越来越讲求规模效益。20年前,万人争走“高考”独木桥的场景,如今已变得不那么惨烈了。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会说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不过在笔者看来,应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胡瑞文预计,中国未来每年新增300万个白领岗位,而每年将新增1000万个想当白领的高校毕业生。

 
      10年前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的新闻,被媒体关注,引起社会争论甚至批评,认为是知识的贬值。后来他到长安区档案馆工作,2009年又接受校友陈生邀请,到陈生专门为猪肉生意培养员工的“屠夫学校”任教。而同是北大毕业生陈生,辞去公务员的职务,做起生意,2004年开始卖猪肉,两年时间成为当地的“猪肉大王”。4月11日,这两个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被邀到“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与学弟学妹谈心得。陆步轩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陈生则说“创业正是需要立体的知识结构”。当然,两个北大毕业生虽然都是卖猪肉的,只是一个曾是肉案前捉刀的小贩,一个则是以贩卖猪肉创业的老板。心态毕竟不同,两人虽然打破了传统,却并没有把自食其力视为最大的荣耀。

 
      前些天,《武汉晚报》报道了武汉最年轻的环卫班长付莎莎。她从江汉大学护理专业毕业后,3年多前到武汉火车站应聘环卫工。她不是为生活所迫就业的贫家女。她每天开着小车来上班,甚至不顾做生意的男友生气,坚持要干每月只有1500元工资的又苦又累的环卫工作。她当初的想法很简单,火车站离家近,工作稳定。3年多时间,和她同期应聘的两名大学生都辞职了,她也曾委屈得哭过,可她带领的环卫班,评比中连续排名第一,她听到游客对武汉火车站干净的称赞,看到陌生人对她的感谢微笑,也很有成就感。付莎莎的就业心态,可以说是一流的。


      人们常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无论怎么烦,就是不能没有工作。因为人不能自食其力,做人的自尊就会垮掉一大半。遗憾的是,国人信奉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文化,“读书高”不错,错就错在“书中自有黄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至上意识。结果大学生历来自视或被社会视为天之骄子,上大学被看成改变“草根”命运的一把钥匙。带着这种心态,大学毕业生至死不改初衷当白领的心态,当大学生已不再是凤毛麟角,而如过江之鲫时,就业的选择成了问题,有人因此宁可当啃老族。


      谁都希望所找的工作挣钱多、别太累且稳定,最好能和兴趣爱好相连。可是,就业第一位的目的是自食其力,假如没有了工作,那么连人生本身都残缺了。看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改变心态也能少些烦恼。其实,当普通劳动者大多数都有高等学历,并不见得是知识的贬值,而是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