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政策升温难去现实寒意 中医执业医师:同学都跑路了

职场观察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8-12-24 23:53 {{clickNum}}

  2018年的5月份,有人在百度贴吧里问到:不知道现在的中医毕业生,毕业了去干什么了?是不是还像十年前那样,毕业了等于失业,医院进不了去做医药代表,跟卫校毕业生一样,除非有关系。

  在这个"问候"帖子发布的前一年,即2017年,中国的《中医药法》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综合性法律,这部《中医药法》酝酿时间达33年之久。在往前,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称,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到2020年,将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

  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发布,让中医药这一中国的传统文明迎来新生。

  但在已经工作了数年的中医杨田昕看来:"中医待遇并没有太大改变。"

  杨田昕是武汉市一家民营医院的坐诊中医科医生,在她眼里,虽然近年来扶持政策很多,但是落地还是很难实施,中医、尤其是基层的中医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同学"跑路":

  真正从事中医的很少

  杨田昕从2003年开始学中医。经过五年的学习,她终于毕业了。但毕业时的她,才真正感受到现实的冰冷。

  首先是真正从事中医的人越来越少。"同学中,要么换专业考研出国,要么去做针灸推拿,要么去卖保健品,要么去做美容。"杨田昕回忆着,语气里充满无奈。

  杨田昕介绍,现在进大医院必须考研究生甚至读博士。她有一个同学连续考了三年,才考上研究生。"中医的需求量不多,竞争很激烈"。

  "针灸、推拿,这几年都很火。"杨田昕谈到,针灸、推拿,这是中医的分支,近年来,来中国学习针灸推拿的外国人很多,但很少有人去学中医。"很多中医学生毕业之后去做针灸推拿,也是现实所迫。因为我们拿的是中医的毕业证,找对口的职位很难。很多医院的中医科都很薄弱,招人数量也有限,有的宁愿返聘老中医,也不愿招收新医生"。

  根据《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6649个,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54243个;2017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74.9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339.0万人,注册护士380.4万人。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66.4万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2.7万人,中药师(士)12万人。2017年,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1.8亿人次,而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10.2亿人次。

  从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以及诊疗人数来看,中医并不构成主流。此外,数据显示,从收入占比看,中医类医疗机构收入占医疗机构总收入的比重在持续增加,但是占比仍然在10%以下。

  执业之路

  犹如打怪升级

  杨田昕很幸运,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她来到武汉市一家公立医院上班,后来又转到一家民营医院上班,"离家近,且民营医院更有活力一些"。尽管如此,她还是感受到作为中医人的无奈。

  "我上学读了五年书出来,并不能马上去当医生给病人看病。我需要工作一年之后,考取执医证。"杨田昕向记者介绍,作为年轻医生,挑战之一就是收入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

  "目前刚毕业的医生的收入是两三千元。工作十来年之后,收入大概是六七千元。这是包括西医中医在内的平均水平。中医的需求较低,收入也很低。刚毕业的医生在没有拿到执医证之前,一个月收入在一千五百元左右。"

  "辛苦读书数十载,最怕的是就业了还伸手向父母要钱!"杨田昕讲到这里,语气声调提高了点。

  数据显示,武汉的房价均价已经过万元,高点甚至达到均价一万六千元。"武昌最高价楼盘价格接近四万元。"


  "在中医这个行业,爬到金字塔顶尖的,收入很高的,从业经历也已经很久了,一般也得四十岁以上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职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果技艺不高,即使岁数再大,收入也不会提升太多。

  在杨田昕看来,收入只是所有中医面临的挑战之一,更多的是现实紧紧扼住了他们的成长之路。

  "一些医院没有中医科。即使有中医科,你也要懂西医的知识,尤其是临床。"杨田昕解释称,就是会给患者开西药、挂输液单。"因为病人大部分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见效快。而中医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见效。"

  "我本来学的是中医,然后被迫用西医给患者看病。我之前所学是不是就搁浅了?如果学的中医,但在实践中并没有经验的提升,学中医的意义在哪里?"杨田昕反问道。

  "中医现在受到质疑,是因为存在将中医夸大和神话的情形,导致社会的偏见增多。中医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更多的是找到对的医生,针对特定的疾病。"杨田昕也认为,中医药行业鱼龙混杂,让从业者的执业变得更加艰难。

  "实际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真正执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杨田昕表示,"现在国家要求,为了保证医生的水平,除了考取执业证之外,医生还得获得规培证,这也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不得不读研究生。如果没有规培证,未来就不能考主治医师。"

  在杨田昕看来:"真正成为一名医生,就像打怪升级一样"。

  中医治疗领域受限

  杨田昕认为,中医药的很多治疗领域和功能不为外界所知,这也限制了中医药的发展。"目前,比较火的针灸、推拿主要针对的是疼痛。其实针灸也能用于胃痛、面瘫、中风、失眠等。但现实中,遇到这种病症,很少有人想到用针灸"。

  "此外,中医对慢性疾病,例如妇科疾病、哮喘,老慢支等,效果还是不错的。中药的副作用更小,把自身的抵抗力提升。如果是住院的病人,我也会建议他们吃点中药,这样的病人还是会听一点。"杨田昕说。

  "中药太苦了,很多人难以忍受那个味道,直接拒绝吃中药。"杨田昕对此也感到无奈,尽管她认为传统的中药熬制方法效果更好。

  目前,很多中药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始做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按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提取物,与适当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颗粒剂产品。"吃药就像冲一杯咖啡一样。"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

  "中药配方颗粒是很方便,但是就是太贵了。"杨田昕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味道之外,中药中所含有的有毒成分也让患者对中医望而生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毒中药83种,其中有大毒者10种、有毒者42种、有小毒者31种。马兜铃酸、何首乌的毒性被报道后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是药三分毒,以毒攻毒,这也是中医药治病的原理之一。中药的部分成分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所以中药的使用也是非常严格的。这个对医生的水平要求很高,尤其是剂量的控制。"杨田昕表示,这也就回到最初的困惑,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他们获取经验的通道已经变得狭窄。

  科学性,一直是中医药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一碗汤药下肚,不知道是哪个发挥了作用。"一位从事中药生产的企业人士如是说,如何用现代医学理论,将中药的作用模式解释清楚,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挑战。

  "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针灸推拿,很少学习中医药。但目前很多中药的组成部分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中医药的壮大,需要更多的高精尖人才,提升中医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空间十分有必要。"杨田昕认为,中医药的复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个政策就能在短期内实现的。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