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解应届毕业生“被就业”之谜

职场观察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7-09-29 10:17 {{clickNum}}

一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高校就业率是如何“打造”的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也许是做学生工作的缘故,经常能够和其他外高校的朋友合作交流,时常可以听到他们感叹找工作的艰难。但同时,一些高校公布的就业率却很高,受到同学们的广泛质疑。此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为此,我做了一个调查,试图了解就业率是如何“打造”的。 

  我以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院校为分类标准,随机抽取了30所高校公布的就业率,发现其中大部分高校的就业率都高于90%,而一些民办院校、大专院校的就业率竟然超过了国内名牌大学,接近甚至达到100%。 

  调查中了解到就业率统计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 

  现象一:不就业就扣证,催生就业合同造假 

  在一些普通高校和部分民办、大专院校中存在着将就业与毕业证、报到证硬性挂钩的现象,签假协议、盖假章的现象同时存在。 

  毕业于某体育学院的刘同学,道出了不少细节:学校一般是通过签订毕业生双向就业协议来统计就业率的。而这样的协议有许多单位是不签的,因为这个时候毕业生还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学校会要求学生随便找个单位在协议上盖章。我们学校还有个硬性指标,比如就业率必须在80%之上,一个班30个人,就必须至少交24张协议。问及学校为何有如此硬性规定时,刘同学说:“就业率是考核一个学校专业设置的重要标准,哪个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倒数几位的,就要减少该专业招生规模。” 

  学生拿不到就业协议就无法拿到毕业证,这只能让部分学生去尝试“另辟蹊径”。“帮学生敲就业章,想敲哪个公司的就有哪个公司的。”在无锡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小龙同学(化名)告诉记者,其学校所在地就有人制作了不少公司印章,以此为买卖,帮助学生应付学校的规定。 

  除此之外,南京某学院学生透露,该校存在着要求学生出具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扣留报到证的现象。此类现象在所调查的天津、四川、江苏的一些高校中均存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