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有毕业收入并不等于就业成功

职场观察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7-09-29 10:17 {{clickNum}}

当今社会“学历=工作”这个公式已不再成立,这边大学生们抱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那边用人单位却发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今年本市大学毕业生16.8万人,加上去年因金融危机影响而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如何解决就业难?“人大网议日”活动日前邀请丁光宏和浦栋麟两位市人大代表,围绕“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网友交流。 

  网友“芝士蛋糕”提到,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一时比较迷茫。丁光宏认为,就业难的根本问题在于大学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脱节。现在大学趋同化比较严重,大学缺乏个性、专业千篇一律,这样单一的人才培养就很难适合社会各式各样的人才需求。另外,中国学生重考试轻能力,学生身上的个性化东西太少,缺乏创新性。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些具有真才实学、具有较强能力的人,这就造成了培养人的标准和用人标准的差异。 

  四年前报考时的热门专业,今年不一定好就业,反而那时冷门专业的某些行业现在需求量比较大,今后学生报考要怎么把握这个尺度呢?对网友这个疑问,丁光宏表示,现在中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热门与冷门,比如这两年大家一窝蜂的选择财经类专业,势必造成在某些领域里人才过度集中而竞争激烈,新的毕业生就业也就相对困难。丁光宏认为,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其次是特长,“把握了这些尺度以后,你可能学的不是人们羡慕的专业,但可能是你能充分展示才能的专业”。丁光宏说,当你在这个领域名列前茅时,你也就成为稀缺人才,即使需求量不大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有网友忧虑,毕业生的收入赶不上房价的攀升,如果不靠父母,大多数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有一个自己的家?“毕业生收入并不能与毕业生就业成功划上等号。”浦栋麟认为,就业成功更多地意味着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能够在一个领域中不断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与环境。在你的提高和进步中,自然而然收入会跟随着增长,如果把毕业生收入和物价、房价挂起钩来,似乎有些不够合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