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办公室里能不能讲方言?

职场观察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5-07-21 09:53 {{clickNum}}

最近,武汉一家小型民营企业向员工颁布“禁讲方言令”,规定“讲一句武汉话,罚款10元”,立即引起网络热议。有人说,大家都是本地人,办公室里讲讲方言到底怎么了?犯得着这么上纲上线吗?

说句方言就罚钱,可能确实过了点儿,但公司出了这么狠的招儿,估计也是忍无可忍了——办公室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方言,你方唱罢我登场;员工接电话不兴讲普通话,公司对外形象大打折扣;本地同事形成方言小圈子,外地同事费尽全力无法融入……这些问题岂是十块钱能解决的?

若论中国最受职场人青睐的城市,无非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这些发达城市充满了激烈竞争和无数年轻人的梦想,但不会说普通话的外来打拼者却很难获得一席之地。顺着现在的风气,光会说普通话和外语还不足以打入“敌人”的心脏,外地人还得掌握一门“第四语言”才能畅通无阻,这不是为难人吗?

一位原来在世界500强工作的女白领,被沪上某企业高薪挖过去做项目经理,没想到才干了三天就提出辞职,理由是:办公室三分之二的人都喜欢用上海话嘀嘀咕咕,中午吃饭时更是“处处鸟语花香”,这是她来公司之前从未想到的语言障碍。她不想把业余时间花在参加上海话培训班,所以只好选择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始。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女白领的眼界还不够开阔,如果她是在广州打拼,很可能会被老板强制要求在半年时间内学会粤语,否则您就别想混了。我也有幸认得一位搞销售的方言达人,和北京人侃京片子,跟上海人来几句沪上Rap,同四川人讨论桑格格书里的安逸,遇到陕西人索性来一句额滴神啊。人家这么做是出于工作需要,为的是在人际交往中迅速拉近地域距离,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平时在办公室里组织开会,这位达人绝对是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跟播音员似的。

事实上,用普通话沟通本来就是对其他同事的尊重,如果两个同事在办公室坚持用方言交流,旁人难免会一头雾水,甚至琢磨他们是否在说些不可告人的事儿。更有人说,在办公室大声讲方言的人,自己可能觉得很酷很巴适,却不知别人看你很拽很土鳖。

方言本无错,对方言进行保护甚至申遗都是好事儿,地方电视台播些方言类节目也挺有意思的。但是,无论哪个派系的方言有多好听,职场都不是自家的后花园,如果一家公司抱有走向全国、走向国际的宏图大愿,那么从一开始就要让员工明白一件事——为了公司,最好闭上方言嘴。

如果员工坚持说方言呢?罚款真的是最后法宝吗?我看也不见得。古语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见要管住别人的嘴是很难的一件事。与其强制禁讲方言,不如在办公区域设立一个方言角,一个外语角,大家愿意去哪个就去哪个好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