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吃苦、吃亏、感恩、求阙:人生几个关键词

职场观察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4-10-27 19:09 {{clickNum}}

不觉已近中年。人说中年是“知非之年”,的确,回首来路,觉得一些人生的感悟值得和年轻朋友一起分享。

不久前,一位新疆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自己读中学的儿子越来越不像话:在家里啥活也不干,在学校不独吃穿上和同学攀比,更要命的是竟嫌弃起父母来。

我回答朋友:“怨不得别人,都是你的错。”

朋友出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个兵团农场,用他的话说“打小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儿子出生时他发誓:一定不让小家伙受一丁点苦。他确实做到了:儿子从小就是一身名牌;想骑自行车,捷安特、优贝轮着换;想要电玩飞机,马上托人从上海捎……

看他如此溺爱孩子,我曾告诫他:“孩子从小还是吃点苦好!”朋友不以为然:“咱现在有条件了,哪能让儿子再受二茬罪!”

儿子目前的状况,等于结结实实给了他一嘴巴。有哲人这样说过:“父母对孩子越苛刻,社会对孩子会越宽容;反之,父母对孩子越宽容,社会对孩子会越苛刻。”此言得矣!对孩子约束的越多,等于把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改掉了,他踏上社会后能不觉得游刃有余?如果一味由着孩子的性子来,踏上社会后,他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成了束缚。他要挣脱束缚,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坑爹”了。

因此,我认为:年轻人首先要掌握的一个词便是“吃苦”。光有“吃苦”精神,也还不够,年轻人还要自觉学会“吃亏”。现在有不少家长教育孩子:“出去千万别吃亏了!”这是大错特错。

一位成功人士给我讲过他的经历:大学毕业时,他们一共6个人分到了那家单位,办公室的公共卫生其他5个人都不愿意搞,只有他每天坚持打水、扫地。大伙儿出去吃饭,临付账时别人会一拍脑袋:“哟,今天忘带钱了。”唯有他,每次都抢着埋单。

这种默默“吃亏”精神,换来了什么结果?领导评价:“这个年轻人不错!”年终评优时,群众也总是推举他。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嘛:“吃亏是福。”可惜许多人做不到。

其实,我们看看四周:哪个被大家认为很“精明”的人,最终会有好结果?!也许在某件事上,他通过投机取巧占了便宜,但就人生长河来看,会吃大亏。

第三个应该掌握的词是“感恩”。人际交往中,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不如意该怎么办?有人喜欢计较,为了丁点小事,抱怨来抱怨去。结果呢,不但弄坏了自己的心情,也让领导、同事不爽。改变窘境的办法是,学会“感恩”——放大别人对你的恩惠,忽略别人对你的不周。人家哪怕对你有丁点的帮助,都该萦记在怀;而对别人的冒犯,尽可能去忘却。

感恩,能让人变得宽容,这样你会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你会用笑脸去对待周围的一切,投桃报李,自然别人也会用笑脸回馈你,这样你的路会越走越宽。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都用一张苦瓜脸对着别人,人家能给你笑脸吗?这样,你的路不越走越窄才怪呢!

还有一个词我们也不该忘记:“求阙”。我的恩师范敬宜先生生前曾送我一条幅,上书“求阙”,并附嘱言:“阙者,缺也。世间事,皆祸福相倚、顺逆相随、圆缺相生。唯时察己‘缺’,方能‘圆’矣!”

恩师还说:“人生追求,宁求缺,不求全;宁取不足,不取有余。”他打个比方:“有人有了单元房,就想要复式楼;有了复式楼,又想要小别墅……求之不得,就会想各种非法手段去巧取豪夺,最后陷入不能自拔的深渊……”

范老师的话值得每个人深思啊!

顶部